电话:0563-6987987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宁国便民信息

远离暴力正视医患矛盾

来源:宁国人才网 时间:2012-04-03 作者:宁国人才网 浏览量:
3月23日下午4点半,一位患者将水果刀刺向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四名医生,致一死三伤。事件发生后,关于医生生存状况的话题再一次成为焦点。一边是寻医问药,一边是治病救人,医生和患者本该是同一战壕的战友,如今却因各种原因变得敌对。在疾病面前,很多人认为患者是弱者,可医生在救死扶伤的同时,他们的安全又有谁来保证?
事情发生后,舆论一片唏嘘。但当绝大多数人强烈谴责行凶者行为时,也有少数人将原因归于医生不会沟通,有人认为错必先在医生,甚至还有人叫好。腾讯网在转载此事的报道后面,有4018人在网站设置的“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的投票中选择了“高兴”,占到总人数的65%。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凌锋教授说,现在的民生问题加上病痛,很多患者把愤怒指向了医生,可这些问题并不是医生的错,他们只能默默背负整个社会的怨气。“医生是辛苦而崇高的职业,寒窗数载,竟然死于非命。这次哈医大一院血案,伤害的绝不仅仅是那几个大夫,而是全国860万医务工作者的心,真是哀莫大于心死。”北京积水潭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伍沪生听到这件事的第一反应是震惊,“患者和医生的共同目的都是治病,不管是否有误解,都不能拔刀相向,我不理解!”
在和多位医生的交流中,笔者了解到,如今的医患关系让医生们无比恐惧。一位眼科医生说:“看到新闻,我第一时间就去上网查有没有防护设备。”一位麻醉师的反应是:“幸好我们工作在手术室,一般人进不来,还算安全。”更多的医生则是“一边刷网页,一边掉眼泪”,有的劝告同事“晚上值班的时候,记得锁好门”。凌锋说,她的一个学生事发当晚在手术台上忙碌,很晚才回家,第二天是周末,一大早又开始忙。“尽管职业的责任感在支撑着他,但从表情能看出来,他心灰意冷。”哈医大一院一位参与抢救的外科医生写道:“我麻木地在走廊穿行……面对大多无助而信任的眼神,我努力控制情绪,尽量表现得和蔼而专业。但内心的恐惧却一直在滋长。满医院的患者和家属,仿佛每个人都身藏凶器,可以随时置我于死地。身上揣的柳叶刀,不到拇指大小。如果真的遇到袭击,如何抵抗?”
从言语暴力,到肢体冲突再到恶性伤人,哈医大一院事件只是近年来不断升级的医患冲突里的一件。据医学专业网站丁香园统计,仅2011年,全国就发生了10起血案,2012年至今又发生了3起。就在哈医大一院血案发生的前一天,西安警方通报,521医院发生持刀砍人案,59岁的住院病人王某因情绪失控,将其妻子及120工作人员等9人砍伤。一项针对全国270家医院的调查显示,73.33%的医院出现过病人及家属殴打辱骂医务人员的现象;61.48%的医院发生过病人去世后,家属在院内摆花圈烧纸设灵堂、多人围攻威胁医生等事件。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被殴打受伤的医务人员已超过1万人,2000—2010年间,共有11名医务人员被患者杀害。著名医院管理专家、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称,中国目前是全世界医生遭杀害最多的国家。
中国医师协会法律事务部主任邓利强律师介绍,自上世纪90年代后,社会上对医生的指责开始多起来。一些患者或家属选择和医院对立,从而博取社会的同情。这些行为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会形成“破窗效应”:窗户上有一个破口,就会有更多的石头投向它。
医患矛盾为何越来越突出?庄一强指出,首先,老百姓就医困难,并且自付比例高,花钱多使得患者将就医理解为消费行为,一有怨气就会爆发。第二,目前中国绝大多数医院是公立医院,但政府投入仅占医院运营所需费用的10%左右。在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被逼“以药养医、以检查养医”。很多院长必须带着医生去挣钱,不然就要饿死,由此产生医生开大处方、收红包的行为。再次,社会处在急剧变化中,民众对高房价、就业难、就学难、收入不公等问题,找不到明显的宣泄对象,而在就医过程中,医生则成了“替罪羊”。最后,某些媒体的不实报道,让医生群体成为被仇视的对象,虽然绝大多数医生是好的,但无力改变这种弱势的局面。中山大学医学院江丽芳教授还认为,患者对医方信任不足也是原因之一,老百姓健康素养不够,不理解医疗中的不确定性,认为看病花了钱,就必须治好,一旦遇到问题,矛头才会直指医生。
其实,对国人而言,医生是接触最多、依赖最深、受益最大的职业之一。暴力事件伤害的何止是几名医生,而是大批等待救治的患者。医患间信任的建立非一朝一夕之事,医生需要自律,患者也需要体谅,更重要的是,医疗体制改革仍任重道远,如何保证患者和医生的基本权益,才是治本之策。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
客服服务热线
0563-6987987
周一到周五8:00-17:00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德聚贤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3-6987987 13365633987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渠道) 皖B2-20200437

地址:安徽省宣城市广德经济开发区隆兴花园4号楼106商铺 EMAIL:189185959@qq.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