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酒驾 各有异同
来源:宁国人才网
时间:2012-03-19
作者:宁国人才网
浏览量:
今之酒,仍具古之醇香、甘洌,但对待酒驾,古今各有异同。古之酒驾似是一种潇洒;今天酒驾是禁忌,是祸害,更是违法之举。无论古代还是今朝,只有拒绝酒驾才能远离伤害。
古人酒驾有趣案例
今人饮酒后驾驶的是机动车,古人饮酒后骑马、驾船、抬轿,也同样可以视为“酒驾”了。
史料记载,南凉开国之君秃发乌孤,就是酒后骑马坠地丧命,据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死于“酒驾”的帝王。同样“酒驾”遇难的还有汉代梁怀王。梁怀王是汉文帝的小儿子,深受文帝宠爱。梁怀王酷爱读书,因此,汉文帝才让贾谊当他老师。
几年之后,梁怀王因酒后骑马不慎,掉下马背,当即摔死。梁怀王的死本来和贾谊没有什么关系,贾谊却自己钻进了牛角尖,坚持认为是自己没有尽到太傅责任才导致了梁怀王的死亡。他走进了自己编织的罗网。于是,贾谊坚持哭泣,这一哭就是一年多,直到最后死去,那年他才33岁。
晋朝的大名士刘伶也是有名的酒鬼,据说刘伶整天喝酒,然后光着屁股乱跑。刘伶还有一个趣闻,他边喝酒边骑马,还叫一个人背着锄头跟着他。他的说法是:“死便埋我,宁要醉着死,不要醒着活。”
比刘伶还潇洒的是李清照,她的经典之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其实,李清照的这首小令可以看做是一首古代的“酒驾歌”。甚至有人据此改写打油诗一首:“灯红酒绿日暮,沉醉不知归处。兴尽晚回车,误入逆行公路。加速,加速,撞倒一路无辜。”相信和李清照一样爱喝酒的酒仙李白和酒圣杜甫等人酒驾的趣闻也不少。
古与今的矛盾碰撞
今之酒,仍具古之醇香、甘洌,是人们工作之余、交友之际的一种享受,也是人们喜庆节日、欢庆胜利的一种媒介。不过今之驾已非古之驾,它驾的是一种机械,一种无灵性的动力。这种动力机械失去人类的操控,将会成为脱缰野马,伤人和自伤。这就要求今之驾手,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理智、警觉,而不能有半分钟疏忽。
古今之酒同,古今之驾异。古之驾是一种充满灵性的人、畜完美结合,畜之思维具有辨识、思维能力。所谓老马识途者,就充分显示了老马的辨途功能。今之驾是一种高科技的机械,机械愈完美、动力愈强,愈要求驾车之人技术高超、操控精确。只有掌握完美驾技之人才能操控,让人、机出现神奇功效。这就要求驾驶者不但技精,还要时刻清醒,不出偏差,没有含糊,从而今之驾与酒无缘,酒是驾驶的一种禁忌。
但今人恋酒之情不变,随着人类文明的深入,交往的频繁,活动的广泛,酒以其神奇的魔力,充斥在人类活动的每一个角落,丰富着人类的生活。但很多的职业、很多的场合,理应禁酒。与酒驾相连的恶性事故,不但夺人生命,还自伤自残,不但害已,还毁了别人的幸福。这种警钟,这把匕首,时刻高悬驾驶者的头顶。
让我们远离酒驾,远离祸害。